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笔趣阁 www.biquge3.cc,三国领主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!

    一秒记住【69中文网www.69zw.com】,为您提供精彩小说阅读。    绵竹,益州州牧府?  ?

    “啪!”

    一个精美的花瓶被掼在地上,碎片散落一地

    “赵部安敢自作主张?岂有此理!”

    刘焉如同一只欲择人而噬的猛虎,目光凌厉,须贲张,与他惯常在人前展现的温和宽厚形象大为不同

    一位平时总是笑脸示人的人起火来,往往气场强得让人吃惊屋内一众州牧府幕僚,个个眼观鼻鼻观心,噤若寒蝉,大家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一位青年,希望他站出来说几句话,以消州牧大人雷霆之怒

    吴懿感受着众人殷切的目光,心中也有些感慨

    吴懿,字子远,原是充州陈留人,其父亲与刘焉交情很好,刘焉迁益州牧,吴家遂举家随他入蜀刘焉心怀自立为帝的想法,善于面相的人又说吴懿妹妹吴氏日后将有极尊贵的地位,于是让跟随自己入蜀的儿子刘瑁迎娶了吴氏两家既是故交,又有姻亲之谊,吴懿深受刘焉信任

    实际上,吴懿之所以受刘焉重用,还有另一个重要原因

    吴家和刘焉一样,都不是益州土著,而是迁过来的外来者

    刘焉为牵制益州本地豪强的力量,大力提拔三辅、荆州入蜀的外地人,也就是所谓的东州士东州士要想与本地豪强抗衡,就必须抱团取暖,陈留吴氏与刘焉是世交,又是累世巨商,家资巨亿,三国四大商家“糜卫甄吴”,吴就是指的陈留吴氏,只是现在已改为益州吴氏

    既有背景又有雄厚实力,吴懿顺理成章成为东州士领

    见大家都不敢吭声,吴懿只得说话

    “恼怒无益,大人息怒”

    刘焉仍余怒未消,但吴懿开口相劝,他不得不给面子此事相当敏感,不宜在众人面前议论,遂挥手示意其他人出去

    众人纷纷退下,只留下吴懿

    刘焉此时已平静下来,道:“子远,赵部这么做,是不是想让州府难堪?抑或……他想逼我出兵响应?”

    吴懿明白刘焉的意思

    刘焉是益州牧,又是汉室宗亲,董卓进京倒行逆施,废少帝立陈留王,惹得关东诸侯群起而讨之讨伐董卓保的是大汉江山,都知大汉天子姓刘,按理说,有能力的汉室宗亲都应该积极站出来保卫大汉政权,兖州刺史刘岱是那么做的,但益州牧刘焉拒不出兵,保州自守

    州牧比刺史权力大多了,刘焉不出兵,显得颇有些不寻常

    与刘焉先后出任州牧的汉室宗亲,还有荆州牧刘表和幽州牧刘虞

    这两人也没与事,各有原因

    19o年初,被表为荆州牧的刘表,刚刚才单骑入荆州,江南宗贼盛行,刘表正忙着与蒯良、蒯越、蔡瑁等人共谋大事,想办法铲除宗贼,现在立足未稳,即便想举兵讨伐董卓也没有相应实力再说了,刘表虽然没参战,却表袁术为南阳太守,支持袁术出兵讨伐;那长沙太守孙坚也是诸侯之一,北上鲁阳与袁术会师,两位荆州太守代刚上任的州牧出战,倒也说得过去

    幽州牧刘虞倒是比刘表上任更早,也掌控了幽州形势,但刘虞是文官,谦谦君子,治理地方是好手,打仗不是他的强项、对异族都采用怀柔手段,想让他起兵讨伐董卓,貌似有些强人所难幽州是大汉北方边陲,直接面对草原民族,为大汉守护北疆的担子很重,刘虞没有太多余力去讨伐董卓最后一点,北平太守公孙瓒出兵了,谁都知道公孙瓒掌握幽州最强的部队,即便他与州府理念不合,这次也可视为代州府出战

    唯独刘焉,掌控着整个益州,没有任何表示

    刘焉对外宣称不出兵的理由是:益州刚平定叛乱,满目疮痍,无力举兵响应可明眼人都知道,他是为了自己心中那点小九九

    刘焉虽然刚到益州,却利用叛乱对益州政局大清洗的机会,大肆封官,拉拢了许多人这些人切身利益与刘焉捆绑在一起,一荣俱荣,一损俱损,倒也没用担心官员们说什么

    可悠悠之口,如何忽悠?

    **没权,正常情况下议论一阵也就过了,谁知道赵部突然来这一出**们一比较,赵部一个太守都知道起兵讨伐董卓,刘焉是汉室宗亲、还是军政一把抓的益州牧,他怎么就一点都不着急?

    正所谓没有对比,就没有伤害

    刘焉觉得自己躺枪了,有被赵部暗算的赶脚

    吴懿道:“让州府难堪或逼州府出兵,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,我觉得他是不甘心被从巴郡拿下,借此机会自保”

    “自保吗?”

    刘焉口中念念有词,皱眉沉思,很快意识到自己或许是当局者迷,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了,赵部在地方任职多年,哪有那么高明的政治斗争经验

    “不错,就是自保!这厮知道我决定把他拿下,走投无路,铤而走险早知如此,前段时间我就该再果断一些,直接借巴郡县令贪腐问题,把他的巴郡太守给撤了,也就不会有后面的事”

    “当时想走得再稳一点,没想到夜长梦多”

    吴懿劝慰道:“赵部在巴郡经营多年,威望甚隆,平定叛乱又立了大功,大人步步为营,徐徐图之,的确更为稳妥关东共讨董卓是突事件,事前谁也不知道会闹成这样,大人不必耿耿于怀”

    刘焉默然点头,道:“事已至此,子远以为当如何应对?”

    吴懿胸有成竹:“董卓行事天怒人怨,赵部响应关东诸侯讨董,顺天应人,州府倘若阻止,必在民间引更多议论,于大人清誉无益关东诸侯共讨董卓,动员那么多人马,每日粮草消耗就不是小数目,战争不可能打太久依在下之见,不妨让赵部继续折腾,等此事结束,再拿下他也不迟”

    刘焉又道:“可赵部在招兵买马”

    “无妨州府前段时间收到各郡县本年赋税,也包括巴郡赵部在江州城招兵买马,扩充部队,没有州府拨款,花的全是他自己的钱,就算他为官多年有些积蓄,又能支撑多久?他再怎么扩军,也不是州府军的对手扩军越多,反而会让自己越早吃不消,大人无需在意”

   &... -->>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